企業轉型加速器:啟碁科技敏捷工作坊探秘

啟碁科技高總經理高健榮博士參加了由我主辦的敏捷工作坊,親身體驗敏捷產品管理如何提升產品開發的靈活性與競爭力,展現了產業龍頭對持續創新的高度重視。

啟碁科技高總經理親身參與敏捷工作坊,從領航者到實踐者

啟碁科技是全球無線通訊產業最大龍頭,自1996年創立以來,專注於無線通訊產品的設計、研發、製造,並逐步拓展至車用、行動、家用及企業用等多個領域。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敏捷產品管理有助於提升企業在產品開發上的靈活性和競爭力。這次,我親自邀請了啟碁科技的高總經理高健榮博士參加我所開辦的敏捷工作坊,令人意外的是,他答應並全程投入參與。 

為了讓工作坊效果最大化,我將參與者分為跨職能的小組,這樣的多元化組合有助於激發創意與協同效應。在一開始,參與者都不相信敏捷可以應用在硬體開發,我直接詢問大家,做戰鬥機要十年,他們如何用Scrum方式,在一個月內產出一台戰鬥機? 大家試著回答,但沒人答對。我向參與者詳細介紹了紳寶公司如何成功地將Scrum方法從軟體開發擴展到整個公司的案例。 

Roger與啟碁高建榮總經理合照
Roger與啟碁高建榮總經理合照

紳寶啟示:從戰鬥機到無線通訊,敏捷開發如何重塑產品競爭力

紳寶公司是一家以生產戰鬥機聞名的廠商,他們面臨著一個極具挑戰的問題:如何在短周期內產出新的可用產品,以滿足敏捷開發的要求。而傳統的戰鬥機生產流程往往需要十年的時間。紳寶公司突破了困境,將整台戰鬥機拆成100個模組,例如戰鬥看板一個模組、軟體一個模組、硬體一個模組、韌體一個模組、雷達一個模組等等。他們將每個模組交由一個Scrum團隊負責,目標是在一個月內產出一個可用的模組。這樣的安排讓原本複雜的戰鬥機生產過程得以簡化,提高生產效率。 

    每個月的Sprint Review時,各個Scrum團隊將他們的模組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更新版本的戰鬥機。這樣的運作模式打破了硬體無法使用Scrum的迷思,讓大家對敏捷開發的應用範疇有了更廣泛的認識。紳寶公司的成功案例也激勵了啟碁科技的同仁們,讓他們看到敏捷開發理念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價值。 

再來如何跟啟碁的產品連結,我詢問了啟碁科技的同仁們,你們的產品平均生命週期是多久。工程部經理回答1~2年。我又問,新產品跟舊產品之間的差別有多少?他回答大概20%左右。我說,既然80%的部分可以作為現成的模組,剩下的20%可以再拆成幾個小模組,交由Scrum團隊來研發。這樣一來,有沒有可能每個月產出一個新的產品版本呢?工程部經理認為這是可行的。 

   我再追問,如果啟碁科技的產品可以每個月更新一個版本,而不是等到兩年後才將產品推出市場,請問競爭力會有多大的差別?這個問題讓在場的人們深思,意識到敏捷開發帶來的競爭優勢是無法忽視的。

啟碁開發團隊大合照
啟碁開發團隊大合照 

從願景到實踐:敏捷工作坊引領產品創新與團隊蛻變

在工作坊正式開始時,我觀察到竹科工程師以冷靜沉著的特性,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能夠保持冷靜、應對自如。在這次精心策劃的敏捷工作坊中,他們迅速投入到願景盒活動當中。在專業引導者Roger老師的協助下,他們的眼裡開始產生憧景,開始做夢說故事。其他的組別讚嘆:“見識到WNC真是臥虎藏龍,原本是RD, TM的上台銷售時比業務還厲害”,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對產品願景的熱情。 

例如,他們將設計的陪伴機器人取名叫“家人”,這個名字成功地觸動了即將退休的老人,讓他們都想購買這款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揮集思廣益的作用,團隊成員們齊心協力,一起確定了產品的核心賣點、目標客群以及各種利害關係人。

接下來,學員們運用利害關係人地圖來辨識產品開發過程中的關鍵角色。他們成功地發掘出更多潛在的關鍵族群,將辨識率從50%提升到80%。在這過程中,學員們深刻體會到了利害關係人地圖的實用性,認為這些族群也會影響到產品的成敗,應該試著去了解、探討、經營,而並非只是著重在傳統專案中熟悉的族群。

最後,參與者們在短短半小時內完成了一整年的產品路線圖,完成度高達80%。他們透過腦力激盪,將目標拆分成小單位,確立階段性目標。在這過程中,團隊成員能夠保持警覺,維持利害關係人的溝通,提高客戶黏著度。學員們表示,將來會將所學的產品路線圖和利害關係人分析等方法實際運用在專案管理上,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在這次的敏捷工作坊中,高總經理的學習精神令人敬佩。他的參與不僅激勵了在場的同仁,更為全體員工樹立了一個楷模。他表示,敏捷產品管理理念對企業轉型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而敏捷PO(產品負責人)將成為引領企業轉型的關鍵角色。

敏捷工作坊的成功舉辦,讓更多人意識到敏捷產品管理在企業轉型中的關鍵地位。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廣敏捷的理念和方法,幫助更多企業提升競爭力,迎接挑戰,走向成功。

第一組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五組
第六組
第六組

節錄一些大家的課後感想:今日上課後的收穫及日後如何應用在工作上?

Vincent 

使用利害關係人地圖可以發掘更多潛在的關鍵族群,這些族群也會影響到成品的成敗,應該試著去了解、探討、經營。而並非只是著重在傳統專案中我們所熟悉的族群。 

敏捷應該嘗試平行展開去尋找方法及對策,透過利害關係人,產品地圖等工具,一但有產出,有把握的話立即尋求回饋,以掌握先機,快速校正團隊的方向,引發客戶的興趣,提高客戶黏著度,最終產出成功的產品。

PM Charles

如何敏捷? 強力工具、分析手法、排定順序,而 List重點是否易忽略其他次要點,當List過多則釐清重點優先與gating相當重要

SO? 如何達成、釐清效率低落的環節、系統工具、權限責任、資源、程序冗雜與否?

如何Balance 敏捷隨時變更應對這項優勢帶來的資源大量消耗?

→ 效率與人力、專業度、強力有效符合團隊需求的工具皆影響資源消耗的程度,即團隊效率?

→ 一人多工多專案屬於各企業的常態,釐清優先者進行為常識,敏捷適用於所有專案Case? 還是Focus 某些重要專案,則屬於實務面需解決的難題

Hsu

1. 老師真的很厲害,上課充滿活力熱情專業

2. 見識到WNC真是臥虎藏龍,那些原本是RD, TM的上台銷售時比業務還厲害

3.會試著嘗試運用上課所授方法,例如利害關係人分析,將其實際用在專案管理上

4. 考慮進階去上PMP相關課程

Dennis

收穫: 對PO角色的認知,進一步了解願景的重要性,以及有效工具的認識及應用。

應用: 有許多省時高效的方式可以找機會導入團隊,在介紹、推廣方法的同時,也能獲得完整的成果。期望將敏捷精神逐步帶入團隊之中。

Jennifer

學習到了如何抓到產品的賣點與有效的定義目標客群與關係人的工具,

對於後續產品行銷與跟客戶的合作會有幫助

Charles

願景是一種信仰,團隊合作找到共識

Daniel

做任何產品開發前,應該先廣納不同領域意見提供優勢和劣勢分析,好處是讓每個 function 都能感受產品的靈魂進而展現個別的熱誠,也可以降低產品開發的風險 產出傑出產品並符合公司利益.

Kao

1. 了解PO的角色重點與職責

2. 了解願景與電梯演說的陳述方式

3. 利害關係人的區隔與完整檢視

4. 產品Roadmap的規劃與梳理

未來工作上會利用這些重點工具實用專案執行與產品規劃

Eddie

把目標拆成小單位,達成階段目標,以利保持警覺及維持利害關係人的溝通,而有雙向熱度,讓案子最後還能順利完成及被重視

Aaron

敏捷產品規劃是一種集眾人力量所達成的,但也由於工作職掌與功能不同,雖然有綜效,但也要注意是否無法收斂

Jimmy

可以運用此方法詳細規劃增加深度及廣度避免遺漏

此方法應不限於產品應該也可以是工作目標

Ned

願景塑造的方式與凝聚團隊的重要性,並將”產品or功能”透過腦力激盪產品路線圖,一起有共識多重視角的構建出來。

PM Jimmy

1.目標快速確認調整-客戶需求與專案目標

2.集思廣益與敏捷參與-快速達到完整且多面向的共識共識

Lydia

謝謝Roger老師,內容真的很硬核,學到不少,有機會想將product roadmap/利害關係人等方法使用在小組討論,便利貼工具很好用,讓每個人都能即使參與,提供建議.

Alvin

分拆小階段性目標,截彎取直,直搗黃龍。

Mike

用敏捷工具與內容,套用在每個客戶的產品與需求中,達成客戶的高滿意度

MF

1.破除硬體產品不適用SCRUM的迷思

2.了解SCRUM基本精神與架構

3.了解如何產出更貼近客戶需求的產品藍圖

Wayne

1. 集合團隊智慧, 快速訂定產品Roadmap

2. 運用敏捷手法, 凝聚團隊成員對product/project/program的ownership

Fuji

對於產品需要產生一個願景而此願景是可以實現的。

透過Product Roadmap 產生階段性完成願景的里程碑。

Petter

透過數位平台進行團隊學習互動,未來內部會議可使用Miro

Tim

找到對專案中具有影響的人PO, 在專案與產品開發前先釐清其需求。

Yang

團隊思考產品執行方法及目標, 搭配評比工具及相互詰問增加項目深度並有效達到完整的產品規劃思慮

Stanley

以後在產品開發,理解客戶釐清需求時候,或是跟客戶RFP提案的時候可以此用這樣工具來做思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