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演講:敏捷方法在生技開發中的應用與挑戰

今年1月份,我接到中研院的演講邀請。從邀請到正式演講,歷時五個月。這期間,透過電腦工會理事長徐銘義先生的推薦,中研院希望了解敏捷方法如何應用於生技開發。雖然我沒有直接在生技領域運用敏捷管理專案的經驗,但有一位輝瑞大藥廠的總裁曾來上過CSM課程,並成功在短短14天內將COVID口服藥專案上架台灣。基於這個成功案例,我相信敏捷方法也能在生技領域中發揮作用,因此我大膽地接受了邀請。

今年1月份,我接到中研院的演講邀請。從邀請到正式演講,歷時五個月。這期間,透過電腦工會理事長徐銘義先生的推薦,中研院希望了解敏捷方法如何應用於生技開發。

中研院演講DM
中研院演講DM

雖然我沒有直接在生技領域運用敏捷管理專案的經驗,但有一位輝瑞大藥廠的總裁曾來上過CSM課程,並成功在短短14天內將COVID口服藥專案上架台灣。

基於這個成功案例,我相信敏捷方法也能在生技領域中發揮作用,因此我大膽地接受了邀請。

中研院的學術地位與演講意義

中研院是國家最高等級的研究院,如同台灣大學是學術界的最高殿堂。這次演講邀請對我而言,具有特別的意義,代表著國家級研究機構對商業管理新知識的需求。

中研院門口前
中研院門口前

演講準備過程中的挑戰

在準備演講過程中,承辦人劉怡君博士,雖看似年輕,但實際上是一位博士。她非常謹慎,擔心演講會浪費時間,與我們進行了三四次線上會議,甚至親自參加了CEO CSM兩天的課程。

她發現中研院確實需要敏捷思維,雖然中研院的官僚體系和嚴謹的學術架構推行起來會有難度,但她希望先讓大家對敏捷有初步認識,未來有興趣的單位或主管可以進一步學習敏捷,這也算是在中研院播下一顆種子。

在中研院的國家生技研究院的門口留影
在中研院的國家生技研究院的門口留影

場地安排與演講當天

原本演講設定限100人參加,但因報名踴躍,劉怡君博士將場地換到更大的演講廳。中研院非常大,從大門口到正確的生技研究院大樓需要坐5分鐘計程車。

我一開始走錯了大樓,花了5分鐘才走到生技研究院大樓,再花5-10分鐘才走到演講廳。當我看到那個可以容納400人的大演講廳時,十分驚訝。劉怡君博士用紅龍分隔出後面的區域,讓大家集中在前面的部分。

中研院400人演講廳
中研院400人演講廳
來聽演講的人超過原本預期的100, 估計150位
來聽演講的人超過原本預期的100, 估計150位

演講內容與反應

演講當天,我分享了至少五個成功案例,包括軟體開發、硬體開發、生技開發、辦大型活動、以及用敏捷開發客服機器人。

不過在示範AI客服機器人時,我們的AI故障了,評分只有2.9分,這讓我覺得非常尷尬,但整體演講還是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特別是Zara的Lean案例。

11
大家一起比瓦肯氏舉手禮合照

後續發展與未來展望

中研院有這麼多人參加敏捷演講,我希望將影響力擴大到整個中研院。當他們問我是否可以錄影時,我本來很猶豫,因為這種演講需要準備三個星期,但錄影後價值會打折。

但如果要將敏捷的影響力擴大,我必須冒險讓他們錄影,於是最後我還是答應了。

中研院 李文山副主任(左一)、Roger老師、中研院 吳漢忠主任(右二)、中研院總監 貝先芝總監(右一)
中研院 李文山副主任(左一)、Roger老師、中研院 吳漢忠主任(右二)、中研院總監 貝先芝總監(右一)

冒險與嘗試的重要性

我認為冒險和嘗試是人生必做的事情。一般人面對陌生領域會拒絕,但我為了推廣敏捷,勇敢接受挑戰。從不懂生技,到生技承辦人來學敏捷,最後在中研院演講大廳面對400人的國際會議廳,這是我人生的榮耀和里程碑。

中研院的學術地位

以下摘錄維基百科的中研院描述,已讓大家了解其學術地位:

中央研究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與學術地位普遍高於一般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由於研究要求上的落差,大學教授如想轉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通常需要降級(例如: 教授改聘為副研究員,副教授改聘為助研究員)。臺灣的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中央研究院院士為中華民國學術界最高榮譽,許多院士是在中央研究院擔任專任研究員時當選,或是當選後兼任研究員或通信研究員,所以有相當比例的院士同時在院內擔任研究員。

開始演講前的拍照留念,人生里程碑。
開始演講前的拍照留念,人生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