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底,為慶賀CNS21500台灣專案管理標準通過,我與舉辦的專案管理風雲會的來賓正一同思考怎樣讓台灣CNS21500專案管理標準能夠發揮它應有的成效時,在群組內傳來美國剛通過計畫管理法案(Program Management Improvement and Accountability Act, PMIAA)的新聞。原以為這只是網路謠言,但經天宇兄把美國國會的法律條文下載後,方知道是真的,這是過去我在台灣曾努力過的專案管理法案,8年後竟在美國實現。
西方取經,重現曙光
8年前,歷經2000位人士連署專案管理法案,鼓勵政府重大建設及專案皆需應用專案管理,但卻因專案管理無主管機關,無法提案立法,最後無疾而終。這遺憾當我每次看到新聞斗大的標題寫上:蚊子館又浪費人民的納稅錢,或是台灣重大公共工程又出包或是無法順利完成時,仍特別有感觸。
但今時不同往日,美國在去年已經率先通過計畫管理法案,這法案是因檢視美國聯邦政府大型計畫問題而發起,要求政府建立良好的計畫管理架構,並設立專案經理專職,方能有效改善政府大型計畫的運作、創造長期效益。想到美國的成功經驗及去年度台灣政府已通過CNS21500專案管理國家標準,讓我沉寂已久的希望再次被點亮,也意識到『現在』就是推動台灣計畫法案的最佳時機。
同時這也是最具挑戰的時刻,台灣要推動計畫法案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官員要有足夠的格局,才能建立起自我監控機制。若以現況來看,臺灣的專案管理成熟度遠不及美國,因此在建立監控機制上,比起美國會更有挑戰性,但為了以專案管理形塑台灣未來的競爭力,我仍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來挑戰,期盼這一次也能跟美國一樣傳來好消息。
敏捷手法,成就法案的基石
回想當天收到美國通過計畫管理法案的消息,那時風雲會群組內的所有人都非常的激動,甚至有近2週的時間我與群組的成員開始密集的討論,台灣立法的可能性,其中有人提出可以到國發會Join平台提案,這是個開放平台,也是好管道。因此,台灣專案管理立法之旅正式展開。
因時效性的關係,我選擇使用敏捷手法,雖然時間很短,但卻是我做過所有敏捷專案中最快、最好、最有成效的。從2016/12/28開始到2017/01/21結束,我們完成了:一、給國發會的建言書、二、美國法案背景研究、三、美國法案英中翻譯與四、法案解說影片Youtube版。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完成,成功關鍵在於:有一群良好的自我組織團隊且與里程碑管理。

法案研究小組的協作平台:https://sites.google.com/site/twpmiaa/
先說說團隊成員,他們都是過去曾參與CNS21500的優秀志工,已具備專案管理專業與其法律和翻譯背景的人才,且彼此之間已有十足的默契,意即團隊成員都能獨立作業,而我只要讓成員們了解每個階段的目標,如第一週目標是志工先攝取大量法律知識及建立法律標準名詞表;第二週才開始翻譯及寫建言書;到第三週則要提案國發會平台,之後大家就能討論出執行的方法來完成目標。

另一方面是里程碑管理,透過建立計畫法案的平台,每天定期資訊發布,這樣小組的工作一目瞭然。加上我對外公告的國發會平台提案日是1/15,之後志工們在花一週的時間收尾其它組織過程資產,因此直到01/21才算大功告成。
其中最關鍵的利害關係人是三大專案管理團體的理事長,PMI-TW陳威良理事長、中華專案管理學會許秀影理事長及台灣國際專案管理師協會袁明義理事長。在三週的滾動式研究過程中,一一被我邀請進來研究小組團隊,為我們的寫下了未來給台灣政府推動計畫法的建言書。這當中當然少不了專案管理大平台葉副主委的幫忙。
一開始我提案計畫法只是用台灣國際專案管理師協會創會理事長名義來提案,因為這樣最快速及最靈活。但是如果真的要動員5000人士來附議,則三大專案管理團體真的要團結方能達到,更何況未來政府如有心想要起草計畫法案,都不是單一協會可以成事的。
建言政府起草計畫法案台灣版==> https://bit.ly/3AfADA2


辛苦了三週後,沒想到隔天週一1830就收到國發會通過審查的回覆,我們的提案議題這麼大,加上正常的程序是需要3-5個工作天,但我們只歷經一天就收到國發會的回應,足見事前的溝通功夫有看到成效。這讓我與團隊成員感到興奮,也為我們這次的提案增添信心。
這是因為我跟研究小組志工的副組長 Blion Chen 擔心提法案不在這個範圍內,我們檢視過去這平台的立法的提案只有資訊基本法通過5000人附議,但因影響層面過大被婉拒採納。而本提案計畫法議題比資訊基本法更大,因此我主動找平台發言人-資訊處的莊副處長,但她的回覆卻讓我們對此次提案更增添信心,她說:『國發會鼓勵民眾自由發言,因此可以放心的提案。』
艱辛的歷程的開始
當邁入附議的開始,起初我的想法是,專業的計畫法案要讓大眾明白,需要建立一個可以接觸到大眾的平台,吸引對法案有興趣的人。因此我在Facebook建立了『起草計畫管理法案』社團,開始邀請好朋友加入,也讓身旁的朋友去邀請他們的好朋友加入。
這期間,我用階段性里程碑來控管進度,起初在1000位法案鐵粉的支持下,不到4天就達到1000人附議的目標,因此我也抱持著非常樂觀的情況,以為附議的趨勢會以正向之姿順勢而上,但結果卻是相反。
首先,因Facebook粉絲群的人是朋友直接邀請加入,而非真的對法案感興趣的對象,雖說在短短10天之內就達到5000人,卻也因此造成最大的誤會。原先,我們希望先讓社團成員達到人數目標後,再通知成員們去附議。但卻對成員們造成誤會,多數人以為只要加入群組就算完成附議,不明白為何要再次附議,因此正式的附議期有不少人不願執行。再者,對於志工們來說,要遊說朋友加入群組後再次附議往往因要推動及遊說朋友去做而力不從心。這結果也使得5000人的粉絲中僅有1000人來參與,比預期人數來的少且讓不少人對此議題失去熱度。
其次,我又另闢戰場,深入自己週遭的Line群組,透過Line的便利,在各大群組發文,但這樣的做法卻因沒有聚焦對的群組而找到支持者,反而造成很多人的困擾,讓負面的聲音煙硝四起。
甚至在這之後的1個月期間,每天只有10-20票的成長,日子越近,附議實際人數卻離計劃人數越離越遠。這樣的情況大大影響了團隊士氣,甚至許多志工們開始中途放棄,最後竟只有我和1-2位志工在拉票,其他人都已漸漸失去動力,再加上計畫法案的名稱太像政治議題,因此讓許多志工的親朋好友都避而遠之。
更讓人料想不到的風險發生了!因附議平台太難使用,引發不少人失敗。舉個例:上網附議需要手機要登入2次,如果第1次和第2次帳號不同就會附議失敗;如果第1次和第2次使用的瀏覽器不同也一樣會附議失敗,且使用過程中,系統並不會自動記錄登入的帳號與密碼,增添附議的整個過程的難度。

事實上,我們的5000票是至少動員了12000票才能達到目標,因為這之中有6成的附議是失敗的,操作平台的問題,我至少收到300件以上的附議者與群組抱怨,就知道這影響可見一斑。
危機就是轉機
因為這次的情況,也讓我開始思考,想要再次引發議題,就需要有新的突破。這次我不再鎖定一般的Line群組,而是開始另尋其他可能的支持者,這想法促使我積極地參與相關協會團體的忘年會或春酒活動,藉這樣的場合實際跟與會者說明法案的理念。於是吸引了不少的認同我理念的人加入『大志工群組』,裡頭有30幾個協會的理事長、企業老闆、EMBA的學長姐及最熱心最有活力的志工們,群組全部約有120人,這些團體領袖都願意以行動相挺並自願成為推廣法案的志工,因此新的大志工群組就這樣誕生了。
在這群熱心的團體領袖協助下,附議的話題再次被炒熱起來,如透過FB直播的方式,講解法案的理念,更進一步把理念化做成精簡扼要的文宣,並設計出新的口號『拒絕蓋蚊子館』,讓法案的理念更貼近民心。至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拒絕附議,頂多是附議沒有成功而已,爾後這群大志工們更主動地找人參與,這樣的推動力也讓法案的接受度急遽升高,造就一股附議風潮。

倒數17天時,我們已達4000票,我與PMI-TW理事長威良兄赴香港受專案管理領袖的訓練,遇到了美國專案管理學會學會全球總會的理事長 Mark Dickson,我向他訴說我們推動計畫法案的理念,請他支持我們,於是留下了以下這幅動人的持計畫法海報的合影。

香港領袖會議只有兩天,第一天我只能跟4位理事長合影:印度、澳洲、馬來西亞、韓國的專案管理學會理事長,要說服一位合影至少要花半小時唇舌。但是隔天他們四人卻把我們的計畫法理念傳達給其他國家的理事長,第二天我居然可以17位其它國家的專案管理學會理事長合照,真是不可思議。


回頭檢視這次的附議過程,從第1票到2000票,我們努力了35天,但從2001-2500票,卻只花2天,甚至在尖峰期一天就可以達300票,倒數3天,每天平均都是以300-400票的趨勢成長,到最後我們提前10天就達到5000票。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當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我們的理念時,我們就已經成功了,這就是「吸引力法則」創造的奇蹟!』


如今,雖已過5000人的附議門檻,但想到後面還有層層關卡,不免會擔心。但『關關難過,關關過』,過去在國發會平台的提案中已有800件,但僅有7.5%達到5000人附議,成功機率之低,我們卻能順利突破,這樣的成就帶給我勇氣及信心,相信接下來的過程會更順利。
果不其然,我們的努力受到政府的重視,唐鳳政務委員透過國發會發文邀請提案單位與國發會及相關部門於3月31號一同開會,甚至在3月29號國發會就與提案單位召開會前會。通常在正常提案通過後,政府會安排一位訪談人員來協助提案單位,訪談者的位階約在科長層級左右,但我們的提案卻由唐鳳政務委員親自主持,相信這次提案議題已讓政府官員看到我們的用心及專業,也為後續的立法之路注入一劑強心針。
此刻的我,回憶起產出建言書,這2個月又10天的日子,從0到1,再從 1到最好,歷經50天的附議,凝聚台灣三大專案管理學/協會的向心力,過程當真是千錘百練,但結果也證明了一件事,有願就有力,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
想了解更多計畫法案計畫法白皮書網址:https://bit.ly/3kbsEOX
(待續)
研究小組志工心得
英文翻譯專家:任蘭怡, PMP, 美國會計師
恭喜各位志工與專家們,再次以最有效率的敏捷方法完成此專案。本次專案因為涉及法規,這裡有些心得和這位分享:
1. 有關 issue 這個動詞,在法規方面,需視所涉及的層面翻成「訂定」或「頒布」,尤其是法律及政府部會法案的頒布。如:教育部頒布九年國教方案……衛生署訂定流感疫苗施打辦法,警政署發布***通緝計畫,因此在此法案中,不宜廣泛地翻成「發布」,若有任何細則規範的公佈或訂定,也不宜翻成「頒布」。
2. guidelines 與 guidance:這些字眼在指涉上有層級性的差別。民間一般的書或方法系,可翻成「指南」或「指引」。在國家政策與部會層級面,翻成指導方針(案)比較合適。
3. 為配合語體的層級面,許多大字之後不適合用「的」,建議改成「之」,但光是這個字眼並不會影響口語不口語,好不好讀的問題是出在句子的邏輯對不對。我相信現在「之」很多的內容,會比初版「的」很多的內容要好讀多了,相信各位回去再看看,一定會比較看得懂了。
最後整個內容還是靠著另外的法律專家的繼續持續改善而大功告成,非常感謝各位的辛勞。

組長:黃彙銘
現職:大同世界科技 工程師
2016年參與了Roger老師主持的PMI商業分析實務指南的翻譯志工團隊,初體驗虛擬團隊(除了打電動以外…) 的運作,與一群素未謀面,但有共同目標的伙伴們,展開為期兩個多月的奮鬥之旅。
團隊會經歷過的風暴期,激辯、衝突、指責、分裂,似乎覺得一切就要失控,但是在PO Roger老師、Leo組長、Blion副組長的帶領下,一次次地渡過可能的難關,幾度想要放棄離開的我,也堅持下來了。PMP風雲會上與虛擬團隊中的志工伙伴們相見歡,開心地玩自拍活動;在PMI-TW雞尾酒晚會上與伙伴們一起接受威良理事長的感謝狀,結案時甜蜜的果實,淡淡又堅強的革命情誼,不是我原先所預料要為商業分析盡一份心力的初衷,這早超出了我想得到一切的總和了。
這次的法案研究專案,原本以為是個翻譯的小專案,幾位老伙伴Leo、Blion、Mei的加入,讓我有信心,一切都會很順利的,我們又能再複製一次美好經驗,至於法案能帶來給臺灣社會什麼樣美麗的改變,當時的我根本沒認真想過。
幻滅是在……毛遂自薦為組長的那一刻。我知道團隊中多的是工作中可以獨當一面的優秀人才,可是那個當下,沒人站出來當組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的難處,我也不例外。在Leo及Blion的支持下,我放棄當個舒適圈中的跟隨者,而是選擇承擔更多責任的團隊領袖,在Scrum中,叫Scrum Master或Coach。
當Scrum Master,每天要主持著Daily Scrum,追蹤著團隊進度,對成員們三不五時地叮嚀。這並不像是實際團隊能面對面那樣,就算不講話,看著表情也可以讀到一些資訊。虛擬團隊若在Line上面沒回應,就永遠不知道伙伴們是不是真的去讀了這條訊息,或是真的去點開了那份文件、那個網頁。
「不能放棄溝通」,即便與自己的個性有違,即便有時候好像自言自語(喂喂喂…已讀不回),但也不能放棄溝通,相信每個伙伴都有他們的擅長領域,沒有讓他們發揮所長是領導的問題,無論如何領導必須選擇信任,信任他們會在關鍵的時刻,跳出來完成自己在團隊中的那個缺口。
中略一萬字關於緊張、疲倦、頭痛、反胃、空虛、寂寞和覺得冷的情緒…
在Blion領頭羊日也操夜也操的為團隊趕進度,而PO Roger老師開出的Backlog被Burn Down的速度始終無起色,壓力累積到達了最高點…這是2017/01/15,也就是預計提案的這一天。一大早法案研究小組線上聚集了好多位志工伙伴,一起為提案的文件做最後衝剌,這次也是最強而有力的一次,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都歸位了,我感受到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大家集思廣益,為提案文件進行增修,就這樣來來回回幾次,晚間23:56 Roger老師送交提案……
我心中的那塊大石頭才終於放下……才終於可以回歸正常的生活步調……
這次的團隊有一群很棒的顧問群—天宇、佳菁及Rita,他們在法律及翻譯上的專業,旁徵博引的推論、鞭辟入裡的解析,讓我們翻譯志工著實學習了好多,包括法條的架構、慣用的翻譯及文法句型。威良及明義兩位理事長,在百忙中陪著我們進行Demo meeting,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對我們的產出提供寶貴的建議,透過審委們來自不同專業切入點的審查,讓我們的產出更具說服力。
謝謝一起打拚的志工伙伴們—信慧、冠融、畯丞、汪汪、沅宏、可帆、鳳琴、哲穎、Blion、Leo及Mei;謝謝居中協調很多人事物,讓專案順利往前走的PO Roger老師;謝謝審查委員給的專業建言,有大家無私的犧牲貢獻,這個專案才能在兩週的期限內完成。
最後,雖然法案研究的小專案結束了,但對於起草法案的推動才只是剛開始,期許有一天,我們能見證我們曾經努力過的這一切,讓臺灣變得更好。
副組長:陳鴻斌, PMP
在 2016 年底,規劃了一趟台南深度旅遊,尋訪人煙較少的奇山雅石。意料之外的,在左鎮草山邂逅童山濯濯、比美世界級美景的「月世界-大峽谷」。內心深感台灣這塊土地的豐沛潛力與既有資質。
此間,美國剛頒布其新法「專案集管理改進責任法」,對比 2008 年同 Roger 老師連署「專案管理法案」的未竟之志,深深羨慕美國行政、立法機構對專案管理手法的認同與接納。Roger 老師的感受想必更加深切,隨即以「台灣國際專案管理師協會」創會理事長的名義,開展了提議「起草計畫管理法案臺灣版」的行動,並以「『我』想要讓臺灣更好」為發心,想當然爾,這樣的志工專案,利不只在小我,益與義更是在「大我」!雖在旅程中沒法先研究背景,不假思索地也就答應加入「法案研究團隊」,重新與 Roger 老師再次為台灣的專案管理發展里程碑往前推進。
研究團隊由 Roger 老師精心揀選,採量少質精的夢幻老手小隊,讓為期 3 週的短專案(3 Sprints)注入信心。然而,做好事必遭磨難考驗,方顯得出真心與珍貴。時值新曆年頭、舊曆年尾,多數成員幾乎都有忙不完的事情需處理,調配上讓志工伙伴們的時間左支右絀,啟動後的進度也因此立即呈現膠著。基於緊迫的行程,也本於曾子每日三省之一:「為人謀而不忠乎?」,又想到 Roger 老師的初心與 Loader 組長的志工組長處女秀,自己只能「當責」,義無反顧地先獨自向前探索,努力消化美國法案內容與架構,並整出條理以簡化志工伙伴們的進入門檻,以維持專案的進度能在滾動狀態。而在馬不停蹄的節奏下,一日傍晚竟因打盹而將手機遺落在捷運車廂;所幸做好事常有貴人相助,好心人在法案研究團隊的 Line 群組發訊協尋,志工伙伴們和 Roger 老師隨即想辦法通知與聯絡,有情有義的 Loader 組長更是主動溝通、處理,讓我的手機僅遺失 2.5 小時,還趕得上當晚的 Daily Scrum!這果真是虛擬團隊直接進入風采階段的鐵證。
在專案進行至中期時,團隊辨識出尚未發現的提案平臺風險,與 Roger 老師雙管齊下諮詢國發會的詳細作業流程與檢核規範,接觸到的資訊管理處和負責服務民眾的辦事人員,表現得都相當貼心、也極有效率;釐清問題後大大增加提案時的把握度與適切度,也讓提案後的參與平臺檢核,順利由三至五天縮短至只有一天!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冥冥中也有許多的貴人們默默相助,甚是感激。
最令人難忘的是提案那天(1/15,美國法案頒布後一個月),週日中午 Roger 老師開始收歛、點收各階段的可交付成果,志工伙伴們就像團圓似地開始陸陸續續上線,連因公事繁忙沒法緊密參與的常年志工組長 Leo,也終於擠出空檔幫忙。而另一位副組長綉媚,平時靜靜在幕後當守門員的她,也跳出在線上待命,協助整備提案的相關資料,大伙們一直和 Roger 老師忙碌到 23:56 PM,最終順利將提案送上參與平臺,一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專案經理每日小語】曾推送過一句話:「成熟就是,當責任出現時,選擇勇敢將它扛起。」另有一句是:「與眾不同不是件壞事,那說明了你有勇氣做好自己。」努力地走完這短專案,局外人或許並不覺得是多麼重要或實際,但初心都是做自覺值得的事。專注在進行的事務上,保有熱情、守緊目標,是這次在法案研究虛擬團隊中得到的驗證。很感謝志工伙伴們的協作與幫助,特別是:
感謝汪汪第一次參與就如此融入狀況,是大家的開心果、
感謝畯丞書記官日日努力爬文,也幫忙註記要點在記事本、
感謝沅宏一如既往地吃下第一輪的所有翻譯工作,開出好彩頭、
感謝信慧百忙之中仍惦記進度,不時送訊告知看到的問題或建議、
感謝綉媚默默地幫助歸納名詞表、總 QA 翻譯內容、也分擔組織管理團隊的工作、
感謝彙銘最終勇於任事擔當組長要職,小心翼翼地處理團隊事務,也恭喜您成功轉大人~
另外要感謝 天宇顧問 與 佳菁律師 在法律與法制面的建議和提醒!以及,感謝 Rita 老師撥冗協助優化法案翻譯字句的遣詞用字!更要感謝 陳威良理事長、袁明義理事長、許秀影理事長,協助擔任審查委員,讓法案的翻譯成果更專業、更嚴謹! (還要特別感謝總顧問,讓建言書的內容更實際、更臻完美!)
最重要的,感謝 Roger 老師總是持續發願發心,也提供機會讓志工伙伴們能發揮和參與,感恩您!
台灣,也有世界級的風景,相信台灣也會有世界級的政府專案管理最佳實務。我們都一直期待著、努力著,過程一定是像候鳥長飛度冬,「哪裡會有風 就飛多遠吧!」(引用自張韶涵「隱形的翅膀」)



組員:王思婷, PMP
迎接嶄新的 2017 年前夕,很榮幸納入 Roger 老師的麾下,與各界優秀精英們成為戰友,一同研究專案管理法案,在緊湊又愉悦的節奏下完成翻譯工作,並將提案順利推上政府平臺,為共同生長的臺灣盡一份心力!
第一次參予 Roger 老師領軍的志工團隊,決定初期其實內心幾度掙扎,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平衡工作、生活、學習……又能扮演好志工角色的能耐,多虧 Roger 老師就像電影「The Intern」裡的 Ben,每當我小小腦袋瓜的思緒陷入無限迴圈時,總是不厭其煩地醍醐灌頂、給予肯定與鼓勵,很謝謝老師提供如此有意義的舞台,讓不同領域的夥伴們得以結合經驗、彼此共好,也茁壯自己在專案實務上的經驗並不斷擴充學習的眼界。
而團隊中還有一群不可或缺的堅實後盾:陳威良理事長、袁明義理事長、許秀影理事長以及天宇、佳菁、Rita 顧問群,總在關鍵時刻提供專業建議,逐步完善小組階段性的翻譯成果,才能使所有產出更精準完備。
為期一個多月的法案研究工作,最令我難忘的,仍是與志工前輩們齊心共事的點點滴滴,雖然算是虛擬團隊,透過網路及文字的交流,依然感受到大家滿溢的熱情和敬業態度,組員彼此分享見解、主動互相支援及體諒,實屬難能可貴啊!透過心得文字,仍要表揚一下:
- 細心的 Loader 即便在繁忙的工作中,仍即時幫我惡補敏捷專案的運作手法和知識,並適時提點進度方向,耐心地為我解惑。
- 溫暖的 綉媚 不時提醒公部門運作,為小組的交流做把關與統整,還不忘體恤下班後的身心狀況。
- 超有才的 Blion 將美國法案背景研究的透澈,且在短時間內整理成易懂的架構,讓大夥快速地進入狀況,有效地明白法案內容、邏輯及美國政府組織 ;偶爾分享個人創作,抒解我的緊張心情。
- 青春熱血的 冠融 面臨期末考試期間,仍一同研讀法案並大力幫忙 FB 宣傳。
- 爆發力驚人的 沅宏 一舉吃下初期的翻譯工作,讓後續 QA 進度順暢。
- 沉穩的 畯丞 總是有條理地幫忙整理討論內容,並且非常捧場席間的笑話小品。
- 能幹的 信慧 不僅幫大家製作可愛的大頭貼,在翻譯初期也提供很棒的遵循典範。
- 美麗的 鳳琴 忙碌上課的空檔仍不忘與大家共進退,注入滿滿元氣。
總之,有您們的陪伴,讓身處在夢幻團隊中的我,著實地倍感幸運!
著名的音樂家 Louis Armstrong 曾說:「音樂家不會退休,直到當心中的音樂消失為止。」對照這次專案志工初體驗,重新思考 PMP 賦予我的使命與重量,相信這股熱忱與堅毅就是 PMP 心中不滅的音符,凝聚著不同背景的 PMP 來共同達成更高的目標。讓我們的影響力如同星星散發的光芒般,群體折射才能互相效力,閃耀天際造就整片星空。最後,咱們就一起揪團附議,讓臺灣更好唄!



組員:金哲穎, Boston University MBA
因為PMP我們有著相同的語言,
因為Roger老師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
因為有PMI AA我們有著一樣的願景 – 「讓台灣更好」!
真的是很榮幸再度參與Roger老師的專案,與PMP夥伴兼老戰友們(雖然才合作過二次翻譯的專案,卻像相識十年的朋友),這個專案像參加戰鬥營一樣,過程緊湊有效率但氛圍卻是和諧齊心,在緊鑼密鼓的討論中,又同心地完成了另一個目標。
只記得每天工作忙碌告一段落,要來進行此專案的時候,手機的Line一打開,就是至少1000則以上的未讀訊息,每天啃完1000則訊息的同時,工作的分派也幾乎被認領完,大家全心投入的程度令我汗顏。這次提案內容完成的時程與品質,因為也是採用PMP的手法,所以是可以預期的高品質高效率;又考量這次專案屬性,我們的成員中,又增加幾位專業領域中的翹楚,讓我們在合作互動中長了很多知識與常識。
我們的理念是透過「計畫管理法」的落實,協助讓國家各項建設做得更好,所以我們這次的挑戰是要在短短3週月內發動提案讓5000人附議;為了讓台灣更好,大家都使盡全力推廣、宣傳、與號召同好,讓台灣人的「計畫管理法」提案通過,讓我感受到大家滿滿的熱忱與動力!
當Roger老師告知我今日提案即將通過5000人門檻時,我的心滿是感動,因為有著這麼一群人,我相信我們明天會更好。
感謝 Roger 老師、William 理事長與明義理事長 與 三位顧問的指導,以及所有夥伴們熱心熱情地付出;也謝謝在各界發揮影響力的同好夥伴們,熱烈號召著群眾對提案的附議。
組員: 莊信慧 PMP, PMI-PBA
很榮幸再度參與Roger老師的專案,與CNS老戰友們在緊張的過程、歡愉的氣氛中,共同完成新一輪目標,再次感受到滿滿的熱忱與動力!
本次專案是參考美國的PMIAA(專案集管理改進責任法),希望在台灣也能夠建立類似的機制,讓公共工程的管理更有效率。過程中小組研究了PMIAA的成立背景以及條文內容,研擬如何將其適用於國內,並起草建議書,向國發會進行提案。為了達到提案需5000人附議的門檻,也須向社會大眾廣為宣傳,了解我們的提案內容,認同它並進行附議。
在Blion快速蒐集資料,整理成淺顯易懂的簡報檔後,對法律陌生的我們也能快速上手,了解法案的全貌。其後也完成了第一版的建議書,動作之快、文筆之佳讓人驚艷。沅宏承攬第一輪翻譯的任務,讓團隊快速產出中文版的PMIAA內容。Loader組長與綉媚率領大家完成了各個階段的任務,每日Daily Scrum會議熱鬧精彩,欲罷不能。而最重要也最困難的宣傳工作,則由冠融發揮社群經營的專長,在「起草計畫管理法案」 FB社團廣為宣揚,打響「我要讓台灣更好」的名號,並在短短三週內累積5000多人的社團成員。
原本認為美國的法案離我們很遙遠,而國內各式議題紛擾雜沓,此時來推動計畫管理法,不知會引起多少迴響?然而看著大家一步一腳印的努力,提案內容成功推上國發會平台,各界好友積極透過各種管道,發動提案附議,台灣人的計畫管理法感覺即將成形。驗證了有願就有力,當你有夢想時,全宇宙都會幫助你的吸引力法則!
感謝Roger老師、William與明義理事長、以及三位顧問的指引,以及優秀又可愛的夥伴們的熱心付出。更感謝另一群專案集法案動員小組的夥伴們,在各界發揮影響力,熱烈號召著群眾對提案的附議。
嚴長壽先生曾說過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台灣並不缺乏批評,也不缺看到問題的人,真正缺的是願意捲起袖子來實作的人。』計畫管理法案的研究與推動,正讓我感受到這樣的精神!很高興有幸參與這樣的過程,透過計畫管理觀念的落實,協助讓國家各項建設做得更好。沒有不可能的夢想,只在我們是不是願意捲起袖子,動手開始實現我們的理想!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必定能一起讓台灣更好!
組員: 蔡沅宏 PMP
現職: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很幸運地再參與 Roger 老師召集的專案,榮幸地與征戰 CNS 21500 以及 CNS 21504 戰友們再次集結,在緊湊過程中,共同集心完成新一里程碑,感受到滿滿的熱忱與洪荒之力!
本次專案可謂是浮上民眾枱面的正式建言書,主要呼應 2016 年 12 月美國剛簽署通過 PMIAA(專案集管理改進責任法),藉由小組與幕後大推手,希望台灣也能夠建立類似的專案或計畫管理機制,讓各部門的專案、計畫與誇計畫的公共工程管理更有效率。
在 Blion 快速蒐集資料,冠融迅捷地製作各式讀懂法案、瞭解法案的 SOP,組長、副組長統整成淺顯易懂的簡報後,對初踏入法律領域的我們也能快速上手,了解法案的全貌。藉由老師、理律律師、Rita 老師以及團隊快速產出中文版的 PMIAA 內容。組長、副組長合作率領成員完成各階段任務,每日 Daily Scrum 會議也很熱鬧精彩,最重要也最困難的宣傳工作,則由冠融發揮社群經營的專長,在「起草計畫管理法案」 FB 社團廣為宣揚,打響「我要讓台灣更好」的名號,並在短短三週內累積 5000 多人的社團成員。
大家一步一腳印的努力,提案內容終於在 2017/1/15 產出並成功推上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期許各界好友積極透過各種管道,發動提案附議,台灣人的「計畫管理法」感覺即將成形。驗證了有願就有力,「當你有夢想時,全宇宙都會幫助你」的吸引力法則!
感謝 Roger 老師、William 理事長與明義理事長、以及三位顧問的指導,還有優秀又可愛的夥伴們熱心付出。更感謝另一群專案集法案動員小組的夥伴們,在各界發揮影響力,熱烈號召著群眾對提案的附議。

社群行銷 黃冠融
現職: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學生
去年的 1 月我對自己說:已經大二了,該是來增強自己幫助改變臺灣的時候,這時參加了不少專案,學了不少專案管理相關的知識。十二月,我們看到美國通過專案集管理法案的時候,Roger 老師迫切地想要推動這個法案,再經過他分析這個法案的重要性後,熱血的我立刻報名參加法案研究,美國法案真的不容易研究,除了組讀書會研究法案、組員 Blion 已經先幫大家整理好大架構的法律資料了,同時我也請教了我的大學讀法律系,英美法很強的鄢同學,他很熱心的告訴我該怎麼念外國法律,讓我可快速大致了解法案內容,還有如何參考法條的其他內容,還有沅宏馬上把法案翻譯好,更是加速了我們的進度,也感謝外部專家幫我們把路都鋪好了,讓我們專心完成工作!
感恩的心情:
感謝 Roger 老師第一時間邀請我幫忙經營社群,也因此寫下我人生的第一個人物誌分析,社群分析,腦力激盪等等,執行人生中第一個小型的商業分析!感謝組員幫忙翻譯法規與查資料,也願意組讀書會把閱讀障礙減輕許多,讓我歷經期末考時也能好好準備考試!也很感謝自己能不斷拿勇氣,站出來做很有意義的事情!
探索更多來自 Roger 老師|周龍鴻的Blog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